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1月1日全面建成。在刚刚闭幕的中国—东盟自贸区论坛上,有关专家指出,自贸区建设会成为中国与东盟文化融合的“加速剂”。
论坛期间,不少东盟国家企业界人士已经能用流利的汉语与中方企业家商谈投资合作事宜。9日上午离开南宁的老挝政府常务副总理宋沙瓦·凌沙瓦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说,自贸区建设的推进,经贸、投资的发展,必将促进老中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合作。
泰国商业部贸易谈判司司长萨坤塔娜女士在论坛期间表示,中国每年向东盟国家输送的旅游者达到五百万人次。目前,双方在北京建成了一个非盈利组织中国东盟中心,致力于推进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同时正在建立青少年项目。
事实上,地缘相近、人文相通的中国与东盟一直致力推动双边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2005年中国和东盟共同签署了“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2006年开始举办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在南宁连续举办了六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促进双边交流搭建了舞台。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文化交流,已经在政府和民间全面开花。
仅仅在2009年,中国—东盟青年营、泰国风情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东盟国际摄影大赛、中国—东盟电视论坛等系列活动成功在南宁举办。7月,《中国—东盟文化产业互动计划》获中国与东盟国家一致通过,《中国—东盟青少年文化交流倡议书》在马来西亚槟城正式签署。
走进广西设置东南亚语种学科最齐全的高等院校广西民族大学,一座泰式风格的金色塔顶建筑最受师生喜爱--已先后20多次访问中国的泰王国诗琳通公主出资在这里建立了诗琳通泰文资料中心。每天,数以百计的中国学生在这里学习东南亚语言文化,收听东南亚广播电台,阅读最新的东南亚报刊,与来自东南亚的教师热烈讨论问题。
一直向往成为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广西民族大学2006级泰语专业学生李杨顺利通过初步筛选,九日开始接受为期四个月的培训。她曾于2008年赴泰国碧武理皇家大学留学一年。她说,在泰国,当地民众也过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和中秋节,并穿上红色衣服,用中文写的对联很常见,很多泰国民众喜爱中国武打片。中国留学生在参加当地演出活动中,不仅展示旗袍、打太极、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等,还表演东南亚特色舞蹈,积极开展文化艺术交流。
鉴于广西独特的区位和资源等优势,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厅长余益中表示,今后广西将重点发展演艺业、文化旅游业、文物博物业、民族民间文化创意、文化会展和动漫等重点领域,鼓励广西与东盟的文化贸易开放,拓宽文化贸易渠道。(记者 黄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