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交往 > 正文

在老挝布施和尚像见大明星
来源: 环球时报
发布时间: 2010-05-18 15:32
邮 箱

小贩卖饭团生财有道 游客当“施主”深度体验

清晨,沿街走来一队身披橘色袈裟的僧人,早已在路边等候的施舍者将饭团放入僧人的饭钵中,施舍者面带虔诚,受施者坦然承纳。这一幕僧俗和谐相处的场景几乎成了佛教之国老挝的一张国家名片,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者。笔者日前到了老挝的古都琅勃拉邦,本想一睹为快,没想到身临其境才发现,施舍者已经换人了,那原本充满敬佛之心的饭团,也多了点别样的味道。

老挝人信奉小乘佛教,作为老挝古都的琅勃拉邦更是寺庙林立,香火旺盛。没来之前就知道这里人笃信佛教,每日清晨居民自发布施僧人已成传统。因此安顿好住处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听怎么能看到这个场景。旅店老板娘一听到“monk”(僧人)这个词,马上熟门熟路地介绍,每天早晨六点,就在门口这条大街上,“和尚们从庙里走出来,走到这大概是6点15分,你可以和我妹妹一起,她每天都去。”笔者当时想,每天都去?这位妹妹可真是菩萨心肠。

第二天不到6点,带着点兴奋笔者就在门厅里等“妹妹”了,“妹妹”没见,倒是看见老板娘十一二岁的小女儿先在厨房忙开了,她在蒸送给和尚的米饭,一大锅蒸好的米饭被分在几个小竹篓里,热气腾腾地散发着米香。等了一会“妹妹”没来,我就先走到大街上看看,这一看可真有点惊讶,路边摆了一排十几个饭篓,几个当地妇女散坐着,周围却站满了形形色色的外国游客!琅勃拉邦是世界闻名的背包客聚集地,尤以欧美人居多,一堆“老外”在这里举着手机、相机、DV等着,好像是迎接什么大人物。这时我突然看到旁边有个当地人拿着个饭篓向游客“推销”,有个老外掏出几张钱给她,然后接过饭篓放到自己面前的地上———原来这饭篓是“布施”给游客的。

正琢磨着这生财有道呢,路两侧的人群出现了骚动,一队橘红色的身影终于出现了,刹那间,各种相机的闪光灯频繁亮起,大明星终于亮相红地毯了。有的“追僧族”还站到马路中间寻找角度,全然不顾不时快速驶过的摩托车。那些饭篓的主人也立马就位,其中超过一多半竟都是游客!待僧人走近,打开饭篓,用手握一个饭团放入僧人的饭钵。还有人一边握饭团,一边对着朋友的相机摆POSE。僧人们年纪都不大,很多人看上去还是个孩子,他们也许已经见惯了这阵势,也许是“相机眼前闪,佛祖心中留”,个个表情平静、步履沉稳,仿佛这节奏已走了几百年上千年。

眼看着一队僧人走过去了,有人碰了我一下,是“妹妹”。她递给我一个小竹篓,“一万”。大概合人民币8块钱,我心里想着,既入乡就随俗一下吧。跪到地上打开饭篓,有三四两米饭的样子。有两个落单的僧人走过来,急忙握一个饭团放到那钵里,待第二个过来时,已来不及握紧,索性把剩下的都抓到钵里,急匆匆地完成了自己的“布施”体验。僧人远去,游客也开始散了,“妹妹”和几个当地妇女笑着收拾竹篓,想来这一早颇有收获。

除了这种先“化缘”再“布施”,还有一种先“买生”再“放生”,也算是深度体验这里佛教文化的一种方式。当地的普寺山非常有名,山下有许多提着笼子卖小鸟的人,游客花钱买了再拎到山顶去放生。其实这都不过是旅游催生出的小插曲。琅勃拉邦真正吸引全世界背包客的,还是寺庙里传出的晨钟暮鼓,无处不见的橘红身影,甚至当地的咖啡、丝巾、绘画、背包上都能见到的佛与僧,许多人家连摆在屋外的盆景都设计成寺庙的样子。佛在民间,即使被偶尔“利用”一下,也不违背普度众生的本心吧。(特约记者 范 妮)

责任编辑: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