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人民生活也整体达到小康水平。从1953年到2000年,中国已陆续完成九个“五年计划”,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使中国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步高速增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显著增强,宏观调控体系日趋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按预定计划,到2010年,中国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民经济的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经济极端落后。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人民生活也整体达到小康水平。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政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步高速增长。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中国经济的发展是通过执行“五年计划”实现的。从1953到2000年,中国共实施九个“五年计划”,为中国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而2001年至2005年实施的第十个五年计划更是获得极大成功,各项经济目标提前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五年平均增长9.5%,经济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国民经济统计数字】

2010年

一季度GDP增长11.9% CPI上涨 2.2%

2009年

国内生产总值逾33万亿元;GDP33.53万亿元,增8.7%;工业增加值增11%;CPI降0.7%;固定资产投资22.5万亿元,同比增3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万亿元,比上年增15.5%;外贸总额同比降至2.21万亿美元,降幅13.9%;吸收外资900.3亿美元,同比下降2.6%。政府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3435家,同比下降14.8%。国家外汇储备余额突破2万亿美元。

2008年

GDP增长9.6%,外贸总额逾2.56万亿美元,经济总量已占世界6%

【节约型社会】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能源、矿产、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消耗一直在不断增长。在过去20多年中,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目前,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生产、建设、流通、消费领域浪费资源的现象还相当严重。因此,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

建设节约型社会总的要求是: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乡建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