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交往 > 正文

娶泰妹,等于和她全村人结婚
来源: 新华网
发布时间: 2010-09-27 09:30
邮 箱

资料图:泰国新娘

    美国《纽约时报》24日刊发题为《进口丈夫的泰国地区》的文章,内容如下:

    身穿漂亮的西式衣裙、向孩子们分发糖果,嫁到外国的姑娘回村探亲时的盛况深深印在尼·戴维斯的脑海里。“在我眼里,她们简直就是公主,”戴维斯说:“我一直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她们那样。”

    今天,30岁的尼和来自加州的丈夫约瑟夫·戴维斯住在一幢装有空调,拥有三间卧室的房子里,周围花坛环绕。她的家人常常说:“你现在美梦成真了。”

    但是,和很多外国丈夫不同,54岁的戴维斯没有带妻子回国,而是定居在泰国东北的伊讪。

    这里已经有近1.1万外国丈夫,而且还在不断增加。吸引他们的因素包括生活成本低,生活节奏慢,还有泰国女性出了名的外国情调———伊讪简直成了西方男士寻求亚洲配偶的乐土。戴维斯说:“泰国女人很像50年前的美国女人”;那时候,她们还没有发现自己的权利,没变得“强硬而有主见”。

    戴维斯是海军军官,离过两次婚。他说:“美国女人现在都知道她们和男人是平等的,所以夫妻关系没有美国男人和泰国女士之间那么轻松平和。”

    在伊讪,外国人的家很容易辨认,他们的房子十分坚固,屋顶上铺着红瓦,在邻居和亲戚们又小又破的房子中显得鹤立鸡群。

    在乌隆府的街头和集市上,常常能看见外国男人和他们的泰国女人。西方男人经常聚在一起吃饭喝酒的地方被称为“外国女婿街”。

    上世纪60年代越战期间,乌隆府曾是美国空军基地所在地,那里最早出现了泰国人和美国人通婚的现象。随后几年,大部分美国人撤离泰国,一些美国人带走了他们的泰国妻子。如今,这里的美国人和欧洲人又多了起来。

    在乌隆府为跨国婚姻提供咨询的巴允·塔汶说,在西方,一些离了婚的男人要么已经退休,靠养老金生活,要么对国内的生活和婚姻心灰意冷,他们来到这里,可能是为了寻求情感上的慰藉;而泰国的女人通常只考虑经济因素。

    他说:“某些女士只在意钱、钱、钱。结婚与其说为了爱,不如说成了做生意。人们都想提高社会地位。这些女士花丈夫的钱,全花光,然后把他们一脚踢开。这样的事情很多。”

    尽管很多男人已经退休,靠固定收入过活,但仍然要支撑妻子的一大家子人:首先从数千美元嫁妆开始。

    巴允说:“在泰国,结婚就等于和全家人乃至全村人结婚。女方常常希望这样,男方不理解。”

    人们对年龄差距似乎不太在意,很多新郎五六十岁,甚至年过70。

    63岁的退休数学教师丹尼斯·索伦森比妻子本纳帕大32岁,两人是于8年前在海滩上邂逅的。婚后的丹尼斯,大部时间都通过卫星天线观看美国电视节目,自己亲手做汉堡包。他说,他在尽最大努力让妻子和她的家人高兴。

    “需要一些调整和适应,”第一次结婚的索伦森说:“当然,每当我钱花光了,或者没照顾到每个人时,老婆就会和我发生争执……”

    外国女婿和家人间的一个障碍是语言,没几个外国人会说泰语。索伦森夫人用泰语说:“我英语讲得不好,但我可以和他一起生活很多年。有时候他很生气,我也听不明白他在说什么,当我听出他生气的语气,我就走开。”

    但她又用英语说:“我觉得丹尼斯很好,因为他照顾我的家人,我的女儿,我的一切……以前,我什么都没有,现在我有一个家,还有汽车。我不需要出去工作,待在家里照顾小孩就可以了。”

责任编辑: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