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隆坡双峰塔前留影的中国游客。 (记者孙广勇摄)
人民网吉隆坡1月25日电(记者孙广勇)飞机一在吉隆坡国际机场降落,记者就感受到这里浓郁的中国新年气氛。在机场大厅,一条巨大的中国龙在红色灯笼环绕下腾空而起,音响中播放着欢快的“新年吉祥”歌曲。中国龙旁边围了不少游客在照相,来自北京的林先生告诉记者,到马来西亚后,要看看世界闻名的双峰塔、到吉隆坡的免税店购物,再去云顶高原娱乐、最后去热浪岛潜水,一家人不同的爱好都可以得到满足。作为传统的春节旅游圣地,马来西亚以合适的物价、秀丽的景色和多元的文化,一直吸引着中国游客去那里庆祝新年。
机场工作人员卡蒂加告诉记者,目前,吉隆坡和北京、上海、广州、昆明等多个中国城市都开通了直飞航线,每周有来自中国的134个航班,在机场经常看到大量中国游客。今年华人春节期间还将增加36架次包机,运送中国游客来马来西亚过新年。
多样资源吸引中国游客
马来西亚是一个美丽的热带国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蓝色的大海、众多的古迹、古老的民俗以及现代化的都市,无不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旅游业已成为该国重要经济支柱和第二大外汇收入来源,并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马来西亚,亚洲魅力所在”。记者在行政中心普特拉贾亚见到马来西亚旅游局国际市场司东北亚区总监钟玉霞时,她佩戴的造型别致的数字“1”徽章引起记者注意。钟玉霞告诉记者:数字“1”代表“一个团结、友爱的马来西亚”,图案中的双峰塔、热带雨林、海岛、美食和各族人民,展现了马来西亚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和多元化的种族,构成了该国旅游业的核心“多元文化是马来西亚独特的魅力所在”。
正是这种独特的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马来西亚。根据旅游部统计,2010年赴马来西亚游客数量达2460万人,旅游业总收入565亿林吉特(1美元约合3林吉特),2011年有5%左右的增长。繁荣的旅游业除了带来巨额外汇收入,还提供170多万个就业机会,对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农林牧业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马来西亚期望到2020年外国游客总数达到36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680亿林吉特。
马来西亚早在20年前就向中国开放,成为许多中国游客出境游第一个到访的国家,如今仍然是中国公民出国旅游度假的主要目的地之一。钟玉霞告诉记者,中国赴马来西亚游客逐年增加,2010年达113万人次, 2011年超过120万人次,成为马来西亚的第四大客源国。随着中国国民收入的提高,越来越多中国人喜爱到马来西亚旅游,这里1000多个美丽海岛越来越受到青睐。中国游客在马来西亚平均停留7天,人均消费高于其他国家游客,约为2750林吉特(不含国际机票)。
长期接待中国游客的广之旅马来西亚有限公司经理李中平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很多中国旅行社都开展了马来西亚游,几千元人民币的团费既可以饱览热带风光、享受当地美食,还可以购买免税商品,都让中国游客深感不虚此行。李中平表示,他们公司每年接待广东游客3万多人,除了传统的吉隆坡、马六甲、云顶高原外,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前往沙巴、兰卡威的海岛潜水、去原始热带雨林探险,休闲度假游正在兴起,传统的新马泰三国游逐渐减少。为了满足游客对海岛游和深度游不断增长的需求,公司正在推广广州—槟城—兰卡威线路。
马来西亚旅游局国际市场司东北亚区总监钟玉霞也告诉本报记者,旅游业在马来西亚经济中的重要性仅次于工业制造,中国巨大的市场对马来西亚旅游业发展十分重要,如果旅游局不关注中国市场就是失职。马来西亚与中国有很深的文化渊源,两国距离很近、易于沟通,旅游局在着力推出高品质的旅游项目,让中国游客“吃好、住好、玩好、购物好”,争取每年取得10%的游客数量和旅游消费增长。
本报记者也多次前往马来西亚,在这里并不感到马来西亚是一个陌生的国度。郑和在600年前率船队多次来到马六甲海峡,使中马之间很早就建立了外交和贸易关系,马来西亚随处可见的华文招牌以及通用的广东话,会让游客产生在中国南方观光的感觉。但不同的是,中国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马来人、华人、印度人三种文化交融的感觉。
广之旅马来西亚有限公司经理李中平告诉记者,除了沙滩、海岛等生态游,由于部分免税品价格低于国内30%-40%,不少中国游客前来马来西亚购物,人均购物消费3000元人民币以上。马来西亚政府取消了300种名牌商品的进口关税,包括服饰、化妆品、珠宝和电子产品等,对当地旅游业形成有力的刺激,马来西亚可能继香港、新加坡后成为亚洲又一旅游购物目的地。
政府积极推动旅游发展
马来西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既得益于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对资源的保护,也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推动,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和旅游景点建设投入,推动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产品开发。2010年就拨款8.9亿林吉特,加速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包括推动第二家园计划、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培训从业人员、展开旅游推介等等。
马来西亚于1992年成立了旅游促进局,其目标就是要将马来西亚发展成为出色的国际旅游观光国,使旅游业成为推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记者在其网站上看到:其最终目的是增加外国旅客来访的数量,增长外国旅客的逗留天数以增加旅游外汇收入。
为了能吸引游客前来,旅游局经常举办不同的节日和大型活动来推介旅游,带动观光事业,并撰写散发各种旅游宣传册,宣传该国旅游景点。在全球聘用世界大型公关公司,针对不同国家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推介活动。记者在不少国家的媒体上,经常看到“魅力马来西亚”的宣传广告。旅游局还在具有发展前景的东北亚、中东等地增设办事处,推广马来西亚多主题的旅游项目,包括艺术旅游、自然生态旅游、美食及海滩旅游等。
马来西亚还针对外国人推出了“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以吸引外资、促进旅游。项目自实施以来,以其较低的门槛、简单的程序和优惠的待遇吸引了大批国外人士到马定居,为马来西亚吸引外来投资开辟了一条便捷之路,也成了马来西亚旅游业独有的特色。根据马来西亚旅游局的统计,参加此项计划的中国人已达2693人。
马来西亚旅游局国际市场司东北亚区总监钟玉霞告诉本报记者,在重要客源地中国,马来西亚几乎参加所有的旅游交易会,还在广州和上海设有办事处,负责中国南方、北方旅游市场的推介,除了日常的旅游推广活动外,还聘请专门的公关公司,负责与媒体对接,邀请媒体赴马参加一些大型的推介活动,宣传推广马来西亚旅游,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前往马来西亚。
期待解决制约发展瓶颈
马来西亚旅游部长黄燕燕表示,2010年赴马来西亚游客2460万人次,人均消费2237林吉特(不含国际机票),总消费565亿林吉特,但是游客购物收入仅占马旅游收入的28.3%,远低于新加坡的35%和香港的57%。希望到2020年这一比重增加到35%,旅游收入从565亿林吉特增加到1680亿林吉特。为此,马来西亚旅游部将致力开拓更多新市场和新项目,2012年将拨巨资发展旅游景区,资助从业者开设酒店和商店,以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来马旅游消费。
马来西亚旅游局国际市场司东北亚区总监钟玉霞告诉本报记者,由于欧洲经济仍未好转,马来西亚将把吸引游客的重点放在中国、日本及土耳其等国家与地区。她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启动进一步拓展了中马两国在旅游领域的合作空间,该区域服务贸易的便利化,将为两国旅游业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和发展机遇,游客们也将享受到更加高质量的旅游产品。2012年,旅游局将协助旅游业公会与各航空公司密切合作,推出更多直航和高优质的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困扰旅游业多年的中马两国包机空返问题将很快得到解决。
根据记者了解,东南亚地区以其区位和资源的优势,成为了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的主要目的地,其中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已位居中国居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前十位。但是,一位在马来西亚长期从事旅游业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马来西亚旅游业与泰国等其他一些国家相比,在人力资源和服务意识上仍具有较大差距,造成自然资源优越的马来西亚反而处于落后状态。
记者在东盟几国的旅行中,也感受到马来西亚酒店、餐饮、交通等服务行业一些细节需要改进。在吉隆坡,大部分出租车都要价偏高,而且低峰时段车辆稀少,交通部门对车辆管理也不严格,一些游客遇到的抢夺财物更损害了马来西亚的旅游形象。当地不少旅游业界人士对记者表示,马来西亚内政部、交通部、环境部等各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协调,为游客提供更多便利、保证游客安心旅游。同时希望政府对旅游业提供更开放的政策,当地具有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旅游等多种资源,只要将国门开得更大,一定能够吸引更多游客。
广之旅马来西亚有限公司经理李中平表示,随着中国游客越来越青睐海岛游,仅靠包机无法满足游客需求,缺乏直达海岛航班成为制约中国游客增加的因素。而马来西亚劳动力不足则造成从业人员缺乏、各种支出成本增高,抬升了旅游费用。此外,一些低团费现象也会破坏整个旅游业的形象。在解决好这些问题后,马来西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将迎来更多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