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轻轻唱
从飞机上望下去,夜幕已经笼罩着大地,所以对泰国清迈的第一印象,是以灯光的组合展现的。那种放射着、铺陈着、延伸着的蛛网一般的灯光,让第一次到清迈的人们也能感觉到,这是一个高楼很少的城市。因为高楼少,所以整个城市都是横向发展,地很多,也不贵,故而可以给花木更大的空间,也稀释了人口的密度。这样,这个小城悠闲的气质才能发散出来。
对泰国而言,清迈并不是一个小城,它是泰国仅次于曼谷的第二大城市,以前也曾经是兰那王朝的首都,是泰国的政治中心。然而正如导游阿祥所说,对于中国人而言,泰国任何城市都是小城市。
邓丽君有一首《小城故事》,唱出一片悠然、宁静、和谐的小城生活景象,热爱她的人们认为,她唱的小城就是清迈。她喜欢这座小城,一有私人时间,就把自己交给这里,躲在酒店中哪儿也不去,在泰国传统建筑和文化的左拥右抱中,像个平凡的小姑娘一样沉浸在泰国电视剧中。
大塔寺的诗意黄昏
从机场到酒店的路上就会经过清迈古城,沿着护城河边的道路走上一段,虽然夜色低凝,但一瞥匆匆,也能感受到古城里溢出来的历史况味,一见便有钟情之感。只是由于行程安排的颠倒,之后几天都在清迈以外的地方转悠,竟未再看上一眼,然而心里一直觉得浮跃无着,似乎总有什么大事没办。
霞光洒落,使得大地和空气都披上了一层诗意的颜色,那感觉,就像是周围逸散着金黄的透明的牛奶一般,然后来到了古城边,近距离接触那活着的古城。先到的是大塔寺,那里的美无法言喻,就像是整个人被泡在了几个世代的沧桑里。
泰国的寺庙,本就讲究每一个角落都装潢得金碧辉煌,不会把粗陋的砖瓦暴露在视线可到之处,而此时恰值红霞冉冉,与大殿金与红交错的颜色配合得那样和谐,让人们四周的光与影交融得那样温润、厚重,渲染着一种酽酽的、稠密的文化意境。每一个人都被眼前的景致所触动,惊叹过后,就是无声地行走和欣赏。
真正的美景还在大殿的后面,顺着大殿那翘指高天的殿角往后望去,一座巍巍古塔站立在西天的落霞前方,成为一个凄美的剪影。
这座大塔,正是大塔寺得名的根由。这大塔的样子,以前从未见过,从外形上看,构造的方式似乎与金字塔异曲同工,都是用巨大的条石层层往上垒,越往塔顶越细,不同的是它并不是标准的锥形,到了腰部,突然又直起来,在上方建成一座神庙一样的建筑。
大塔的韵味,除了它奇特的形状和巍峨的构筑,如今更在于那些边边角角上的破败。
有几头石象的头部已经不见,也有一些部位的条石断裂和残损。岁月的摩挲,让这座大约与北京故宫同龄的古塔,更显得苍朴沉厚,把人们的思绪引向悠远的过去。条石上布满自然的黑色的斑纹,像是苔藓的余迹,那是数百年风雨的印痕。大塔苍老,却并不颓废,它站在那里,不是垂暮的老人,而是通透世事的耆宿。
活着的清迈古城
从大塔寺出来,夜色已渐浓,按原定的行程,到了乘坐出租车游古城的时候。清迈的出租车很有趣,全部是包着外壳的三轮摩托车,车顶上打着“TAXI”顶灯;更有趣的是警察,可能是出于礼遇游人和保障安全的考虑,坐出租车游古城只要凑足10个人,就可以打电话到警察局要求警车开道,约定一个出发地点,2名警察就会开着帅气的警用摩托到场。
每辆出租车限坐2人,一共有十几辆一同上路。古城是一个环形的区域,外面围着护城河,河岸是环形的马路,马路是循环的单行线,车队就是沿着马路绕上一圈。路边是各种摊档,卖衣服、配饰、包包、水果、食品等物,一路驰去,清迈古城的街头生活场景一一在眼前展开。左边是古城,虽然不能深入探看,但那些连续不断进入眼帘的泰国传统建筑,让每一睹的余光都充满了历史的穿透力。右边则是断续着的城墙或霓虹灯下的护城河。
清迈也会让人突然想到丽江,都是在城市中有一个区域,聚集着过去的建筑和消逝的时光。不一样的是,丽江古城内是纯粹的旅游区域,古建筑群里不夹杂一点现代房屋,而清迈古城则仍然是普通清迈百姓生活的处所,古建筑与民居间杂,显得凌乱了许多,但同时也更给人一种生活着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