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康是个好地方,大树满地谷满仓。甘蔗咖啡排排长,核桃坚果种满山。两强一堡政策好,开放前沿替末梢。安商亲商又护商,知名企业汇镇康……”在镇康县,一首新近创作的“阿数瑟”,唱响了桥头堡建设中当地的新景象。
与镇康毗邻的缅北果敢地区居民几乎全部是华人、华裔,境内外居民种族同根、风俗同类、语言文化同源;两国边民世代友好、亲密往来,中缅胞波情谊源远流长,群众体育文化联谊活动一直是镇康县与境外缅甸果敢民间交流的重要形式。缅甸果敢及周边的汉族(在缅甸被称为果敢族)也最善于打歌,大多数打的是“软调”,又叫“麻栗坝调”(果敢盆地俗称“麻栗坝”),“麻栗坝调”唱调千变万化,内容多以劝世良言为主,唱腔缠绵悱恻、婉转悠扬。
由于境内外打歌文化同根同源,打歌唱“阿数瑟”是双边民间友好交往活动中最常见、最受欢迎的方式。千百年来,中缅边民共同传承弘扬着“阿数瑟”文化。“阿数瑟”是镇康独有的一种民间对歌的形式。它曲调源于现实生活,用直白的描述、生动的比喻表达人们的情感,演唱者往往是现编现唱,不用做什么准备,天文地理、生产节气、男女之爱、古今风物等都可以唱进调子里,每唱完两句,后面都要以“阿数瑟呢瞧着,罗细瑟呢甩着”结束。这种“男女皆宜,老少都唱”的民间演唱艺术,被称为“飘荡在茶马古道上的天籁之音”。
镇康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96.358公里,县城由凤尾镇迁至南伞镇后,这里距缅甸掸邦果敢县城仅8公里,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中缅物资的集散地,也是中缅交往的重要通道和滇西南、临沧西部进入东南亚的重要口岸之一。
便利的交通,使中缅双方的歌手们经常切磋交流、联欢联谊,形成了中缅跨境边地文化交汇融合的独特景观。在2006年举行的镇康县城搬迁暨首届中缅边境民间民俗文化节上,缅甸果敢地区派出代表队参加“打歌”、“国门对歌”活动,隆重庆祝镇康县城的成功搬迁。在之后每年举行的“阿数瑟”民歌文化节、歌王赛中,缅甸果敢都要派参赛队、代表团、观摩团参加;每逢“春节”、“中秋”等节庆日,双方政府、人民都会进行相互走访、慰问,共庆节日;两国人民一直保留着传统的通婚习俗,不论婚丧嫁娶,两国人民都相互往来帮忙,延续着万古不变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如今,镇康县每年都会举办“阿数瑟”歌王歌后比赛,这已成为临沧市的一个节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