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贸往来 > 正文

中国-东盟博览会:带动“10+1”各界共办共赢
来源: 广西日报
发布时间: 2012-09-19 09:26
邮 箱

    9月18日,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主会场——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里,博览会主办方与各国参展商们,纷纷加班加点进行布展。本报记者 李 军/摄

     一个盛会,拉近了中国与东盟的距离,也催生了一个同享自贸区商机、寻求合作共赢的新时代。

    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搭起的平台,中国与东盟10国各方力量、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全方位合作开花结果,并形成整体向世界开放的格局。

    11国政府合力推动

    共办共赢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恒主题。11国共办方齐心协力,全面推进中国与东盟合作,让中国-东盟博览会这朵“合作之花”绚烂绽放。

    各国领导人和部长年年出席,带动商家企业参展参会,扩大了双边贸易和投资。东盟国家领导人还与商界举行高端对话和多层次交流活动,不但促进了政府间的合作,也让商家企业更好了解到各国经济发展规划和投资环境等,及时捕捉市场先机。

    11国经贸主管部门共同担任主办方,每年召开高官会,共同推进博览会筹备工作。中方组成了由21个部委参与的组委会。各部委以博览会为平台,围绕贸易、投资、海关、质检、科技、交通、电信、金融等多个领域举办系列会议和交流活动,与东盟国家开展务实合作。

    东盟各国建立跨部门组委会机制,与中方同步推进博览会筹备工作,共同招商招展。缅甸成立了由商务部、计划发展部、信息部、科技部等多个政府部门组成的博览会跨部门工作委员会;老挝成立了博览会国内筹备委员会,由老挝总理亲自担任主席。各共办方还对本国企业参展给予补贴,企业参展参会热情高涨,成效明显。老挝工贸部贸易促进及产品开发司司长森旺·南塔冯说,第八届博览会的经贸成效、参展企业数量与质量均好于往年,老挝政府及参会企业均对此表示满意。

    国内各省全力支持

    博览会作为国家级、国际性的经贸交流盛会,成为国内各省区市与东盟交流合作最直接、最有效的平台。每一届博览会,各省区市均组织优势商品和外经企业参展,举办一系列推介会,取得良好成效。上海、江苏、浙江、重庆、厦门、天津等省市政府还成为博览会特别合作单位。

    通过博览会,各省与东盟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十分踊跃。8届博览会,参展参会客商31.6万人,贸易成交额116.9亿美元,国际合作项目签约额491.72亿美元,国内合作项目签约额4759亿美元,经贸成效硕果累累。国内共计有41个省区市组团参展参会。全国共计有26个省区市先后在博览会上签约亮相。各省区市还积极组织采购团组和投引资企业参会。青岛有20多家企业成为采购东盟国家橡胶的固定大客户。50多家上海企业每届都到会,专门采购东盟国家的轻工产品和包装食品。

    博览会的魅力之城专题是各省区市亮相的绝佳舞台。从第二届博览会起,北京、上海、天津、苏州、深圳、钦州、海南等作为中国“魅力之城”,综合展示在贸易、投资、科技、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发展和商机,使中国与东盟双方合作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延伸到城市层面。

    商协会企业携手淘金

    商协会是企业合作的桥梁,是企业联系各方的纽带。博览会举办以来,各国商协会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倾力支持,与博览会的密切配合从未间断。如今,博览会已与东盟、国内以及区域外100多家商协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携手开拓市场。中国和东盟国家有40家商协会成为博览会支持单位。通过与商协会的合作,博览会得到了行业支持,加快了专业化进程。

    商协会与博览会的密切合作,为会员企业打开市场、寻找投资合作伙伴找到了直接的平台,创造了巨大的机遇。每届博览会都在展会现场设立中外商协会咨询服务区,由中外支持商协会联合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促进中外商协会交流,促进贸易配对和投资合作。缅甸工商联合会把中国-东盟博览会看成是最能获得实效的中国展会之一,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和配合博览会筹备工作。柬埔寨中国港澳侨商会每年都提早动员企业参会,组织具有实力的企业参展。马来西亚中国经济贸易总商会总会长杨天培说:“博览会在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发展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与本会的成立宗旨与角色不谋而合。”中国机电商会有关负责人认为,博览会与东盟10国协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帮助会员企业打开了东盟市场。

    与一流企业密切合作,办一流的展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越来越多地吸引了众多商家、企业的热心关注和积极参与,各行各业纷纷行动,大力支持博览会。中国移动公司、新加坡丰隆亚洲有限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有色集团等中国500强企业先后成为博览会首席战略合作伙伴,与博览会携手成长,共同发展。

    区域外商家企业也积极参与博览会。美国全国商会、美中国际商会等美国重要商协会表示,美国中小企业很需要博览会这样的好平台,除了组织更多采购商参会以外,将研究双赢模式,配合博览会秘书处及时发布博览会信息,宣传博览会。

    中外媒体全方位聚焦

    作为一个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从一开始就向世界表明:这不仅仅是中国与东盟10国的盛会,也是一场全球媒体的盛会。中外媒体的聚焦,进一步提升了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博览会在境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了众多境外媒体记者参会报道,各国特别是东南亚、日韩等国家的媒体,每年都会集中报道中国-东盟博览会。每一届博览会境外媒体记者参会数量不断增加。第八届博览会,到会采访的媒体共275家1738名记者,分别比上届增加38.19%和19.2%。其中,东盟媒体69家,比上届增长20%。中国-东盟博览会成为中国境内同类活动中参会东盟媒体和记者最多的。

    中外媒体对博览会进行了大范围、深层次、聚焦式的宣传报道,博览会成为境外媒体了解、报道中国与东盟合作、中国外交成就以及反映中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场所。文莱《婆罗洲纪事报》、《联合日报》和缅甸《缅甸时报》等东盟媒体评价说,中国-东盟博览会从第一届起,就在推动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合作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角色。博览会已成功塑造东盟与中国直接交流的形象,是东盟开拓中国市场最方便的门户之一。俄通社评论说,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中国和东盟商家提供了更多的贸易机会,并加快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步伐。

    除了积极参与会期采访报道,东盟各国媒体记者还踊跃参加由博览会秘书处承办的东盟国家经贸记者研修班,共同探讨如何做好博览会的宣传推介工作,为进一步提升博览会品牌和影响力献计献策。

    以开放的心态、宽广的视野“服务中国,服务东盟,面向全球”,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全球观念正不断放大和升华。(记者 苏必庆)

责任编辑: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