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资合作 > 正文

金融合作有望成为中国-东盟经贸往来“加速器”
来源: 新华网
发布时间: 2012-09-19 14:21
邮 箱

  新华网南宁9月18日电(记者 闫祥岭)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并深入发展,双方金融合作已由过去的单一国际结算业务向信贷类、代理类、投资类等多元化方向发展。业内人士表示,双方不断深入的金融合作将带来多项便利,有望成为中国-东盟经贸往来的“加速器”。

  在中国与东盟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的直接影响下,截至去年,东盟10国已在中国设立30多家银行机构,中资金融机构在东盟国家也设立了10多家分支机构。中国已经与印尼、老挝、新加坡、越南、泰国等5国签署了监管合作备忘录。东盟国家还是中国境内公司在境外上市的重要区域,已有多家公司在新加坡上市。

  多次在南宁参加金融合作相关论坛的泰国金融界人士表示,中泰之间有很好的金融合作范例,泰华农民银行在深圳、昆明、北京、上海都建立了银行分支。柬埔寨金融界人士也表示,中国和柬埔寨之间的金融联系正在不断加强。这不仅可以减少双方融资和规避风险的成本,还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当前,部分国家债务危机加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对亚洲地区影响明显,危机防范能力建设成为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金融合作深入发展的重要内容。深入推进货币合作显然为区域内贸易企业尤其是中小型贸易企业所期待。“对于中小型外贸企业来说,汇率的变动直接关系企业的经济效益。”广西金鑫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广诚告诉记者,区域内的货币合作无疑降低了企业的风险。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金融合作对区域内贸易发展的支持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双方应改善目前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现状,在金融稳定合作、金融市场深化合作以及货币合作等多个领域着手,以发挥金融合作推动经贸往来“加速器”的作用。

责任编辑: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