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盟自贸区 > 正文

共赢的历程 合作的典范
来源: 新华社
发布时间: 2012-09-21 07:32
邮 箱

共赢的历程 合作的典范——

写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10周年之际

    新华社南宁9月20日电(记者孙志平、刘伟、熊红明)从2002年至2012年,中国与东盟各国携手走过了非凡的10年!

    10年里,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从547亿美元激增至3628亿美元,中国连续多年成为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东盟超越日本成为中国第三贸易伙伴;10年里,从“早期收获计划”600多种农产品率先实现零关税,到7000多种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与东盟贸易在互惠互利中实现几何级增长;10年里,涵盖人口最多的自贸区正式建成,正推动双边在贸易、投资、文化、旅游、教育等多领域合作不断深化。

    10年前的秋天,在柬埔寨金边,中国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翻开了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新篇章。10年后的今天,中国与东盟“10+1>11”模式已经成为世界区域合作共赢的典范。

    践行国家战略,昔日西南边陲跃升成为开放合作前沿

    地处祖国西南的广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吸引着全球目光。

    “老、少、边、山、穷”曾是广西留给人们的印象。时至今日,在国家积极发展与东盟的经贸关系、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的催化下,广西“化茧成蝶”跃升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区。

    天下潮流顺者兴,天降大任于广西。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共同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提供了基础性法律保障。“框架协议”的签署不仅开启了中国与东盟10国经贸合作的新时代,也让往日默默无闻的广西逐渐站到了世界经济舞台的聚光灯下。

    2003年10月8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七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领导人提出从2004年起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

    “从此让地处中国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接合部,与东盟国家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广西,站在了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最前沿,成为连接多区域的国际大通道、交流大桥梁、合作大平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说,自《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以来,广西成功举办了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和7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广西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也从10年前的6亿多美元增加到近100亿美元,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广西掘金东盟,也有越来越多的东盟企业通过广西进入中国市场。

    自2004年举办首届以来,博览会每年都吸引数千家中国和东盟企业参会。据统计,前8届博览会共吸引了40位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1300多位部长级贵宾、5.6万多名境外采购商和32万名各国客商参会。在巨大商机的推动下,8届博览会共签下了超过110亿美元的贸易订单。

    中国-东盟合作风生水起,不仅助推广西走到了区域合作的前沿,还唤醒了北部湾沉睡多年的梦。

    2008年1月16日,国家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要求,把由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以及玉林、崇左部分区域组成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经过短短四五年的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国-东盟探索合作新模式的“试验田”。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油厂、中石化北海炼油项目的建设和投产,改写了我国西南地区没有大型炼油厂的历史;北海的建兴电子是大陆最大的专业电脑光驱制造基地;防城港金川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一流的镍铜冶炼生产基地;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为中国与东盟的跨境合作提供“广西样板”;北部湾完备的保税物流体系,为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铺设了最便捷的无形之路;预计投资600多亿元、规模达千万吨的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将改变中国钢铁产业新版图;由防城港、北海港和钦州港组成的广西北部湾港是中国西部最大的航运枢纽。围绕北部湾港口拔地而起的,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石化基地、唯一的保税港区、第一个整车进口口岸以及中国和外国政府合作的第三个产业园区,同时还有这些大项目带动的一个个千百亿元产值的产业集群……

    “从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合作,到交通物流体系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再到文化、医药交流与合作机制建设,中国-东盟合作的‘广西通道’作用已经日渐凸显。”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农立夫表示,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广西将坚持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以重要领域项目合作和机制建设为重点,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主要内容,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及合作空间,把广西建成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新高地。

    “10+1>11”,互利共赢凸显中国-东盟聚合效应

    今年7月,贵港市平南县农民梁天银应老挝政府之邀,到老挝建设粮食生产示范基地。老挝政府为此无偿提供给他50公顷耕地,期限30年,目的就是想通过梁天银带动当地农民提高水稻种植水平。

    广西农民走出国门到东盟国家传授种植技术,很快成为新闻并备受关注。然而,这只不过是近10年来中国与东盟在经贸、文化、旅游、科技等多领域、深层次展开全方位合作共赢“大戏”的最新片段之一。

    合作带来互利,互利方能共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为中国与东盟各国找到了合作共赢的魔力方程式:10+1>11”。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东盟,东盟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与东盟合作所产生聚合效应无法用简单的数学计算去估量。”11国搭台,19亿人唱戏,60亿人喝彩。对于“10+1>11”不等式方程,东南亚问题研究专家许宁宁有他自己的解读。

    2008年,一场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然而在欧美市场普遍疲软的形势下,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却逆势上扬。在2008年底,双边贸易额达到23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与此同时,中国与东盟相互投资不断扩大,特别是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快速增加。在危机重重的2008年,中国-东盟双向投资额已接近600亿美元。

    “中国政策推动下的经济强劲增长,对东盟国家的经济复苏起到了促进作用。”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杨沐评价说,在世界经济动荡局势下,互为重要市场的中国与东盟抱团取暖,不断加深合作,共同应对金融风暴,实现了互利共赢。

    广西凭祥浦寨是中越边境上最大的水果进出口口岸,每天一辆辆大货车满载着山竹、榴莲等东南亚水果从这里驶进中国市场,而苹果、梨等中国水果也从这里进入东南亚各国市场。

    “泰国山竹10年前在中国市场价格为几十元一斤,如今只需要几元钱;同样,中国北方的苹果卖到越南,价格也比之前便宜了不止一半。”在浦寨从事水果生意的王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给大家带来的好处。

    南宁市委书记陈武表示,8年来,围绕中国-东盟合作主题,在博览会期间,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南宁已经举办了200多个部长级论坛和会议,“南宁渠道”成为国家践行对接东盟、睦邻友好的重要平台。

    以邻为伴,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区域合作典范

    中国-东盟自贸区于2010年1月1日如期建成。自贸区启动后,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从之前的9.8%降至0.1%。零关税时代到来,中国与东盟各国市场和投资更加开放,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贸易往来更趋频繁,呈现出规模扩大、互利共赢的特点,也推动双方在金融、航运、物流、旅游、科技、投资等方面的合作从共识走向共赢。

    “中国连续3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同时保持为中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副部长高虎城说,实践证明,自贸区建成两年来为双方企业相互开拓市场提供了便利,使得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企业和国民均获得了实惠。目前,中国和东盟双向投资累计已超过900亿美元,东盟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

    “中国-东盟合作已经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也必将成为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许宁宁表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南宁至新加坡经济通道建设、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等充满活力的次区域合作,正为中国-东盟合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始于1992年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如今已经走过了20年历程。20年来,各国在交通、能源、电信、环境、农业、人力资源开发、旅游、贸易便利化与投资等九大重点合作领域开展了227个合作项目,共投入资金约140亿美元。

    在去年底通过的《内比都宣言》中,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各国提出了未来10年共同应对挑战的总体方向。包括在考虑组织能力及可能取得的切实成果的同时,适当关注区域发展的差异性,重新调整关注重点和资金投入,并扩大地方层面的利益相关方的参与程度,更重视改善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下项目影响的评估和监督等。

    “由于各国发展程度和基本国情不同,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必须采取多层次、多元化的机制,才能实现共赢。”专家表示,对比北美自贸区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组成的合作模式,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南宁至新加坡经济通道等多层次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多元化的参与主体、多样化的合作机制、循序化的合作进程、多管齐下的合作手段等,使中国-东盟合作成为发展中国家之间合作共赢的典范。

    作为泛北部湾经济区亮点之一的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于今年4月1日开园奠基。这是继中新苏州工业园和中新天津生态城之后中外政府合作的第三个国际合作园区。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开工建设两个月后,中国政府与马来西亚政府签订协议,双方参照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模式,在马来西亚共同建设马中关丹产业园区。

    “中马双方共建马中关丹产业园区,采取‘两国双园’模式,开创了我国园区国际合作的先例。”商务部亚洲司副司长梁文洮表示,中马两国共建产业园区将突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数字多媒体、棕榈产品深加工、保健与清真食品、生物技术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合作,尽快推动落户、建设一批重大项目,使园区成为中马两国产业合作、资本合作的示范区,成为中国-东盟务实合作的典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说,多年来由中国和东盟10国共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硕果累累,搭建了中国和东盟友好交流、经贸合作和深化友谊的重要平台,造福于各国企业和人民。当前,面对机遇与挑战,广西将不负众望,以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平台,积极参与、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为实现自身的大开放大发展而务实行动,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责任编辑: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