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正文

博览会上的志愿者:用“心”服务 架起文化桥
来源: 新华社
发布时间: 2012-09-23 15:27
邮 箱

    新华网南宁9月23日电(潘强、宁倩)“我喜欢汉语,希望能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出一份力,增进彼此间的友谊。”柬埔寨在华留学生杨比伦说。

    正在此间举行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杨比伦与来自越南、缅甸等东盟国家的留学生一同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为博览会提供语言服务。

    杨比伦是广西民族大学的一名留学生,2010年来9月来中国学习计算机专业,如今已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这次他的主要任务是帮柬埔寨商人推广特色手工艺品——丝巾。

    “这些丝巾都是柬埔寨纯手工制作,很有质感。”杨比伦用心地给参观者介绍,“来到博览会,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可能多的提供语言服务,通过博览会,把柬埔寨文化传到中国。”

    “翻译会遇到很多专业术语,有时会很头疼。”每当遇到这样的难题,杨比伦都会手脚并用,比划着向顾客讲解,时而皱眉,时而调皮一笑,爽朗的性格给许多顾客留下深刻印象。

    “听了杨比伦对柬埔寨文化的介绍,我现在对柬埔寨更感兴趣了。”参观者王顺说。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了。”记者走近越南红木馆,只见红木家具琳琅满目,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越南留学生阮氏河清正用标准、清晰的汉语为中国顾客热情介绍。

    “以前了解过红木知识,对这方面的生意也比较感兴趣,做起来会更得心应手。”阮氏河清说。

    记者注意到,只要有顾客对红木家具感兴趣,不论买与不买,阮氏河清都会耐心解答顾客的问题。她说,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不仅仅是翻译,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交流让世界了解越南红木文化,看到这么多人感兴趣,非常开心。

    张飞、关羽、诸葛亮……红木馆里林立着许多根据中国古代人物形象雕刻而成的雕饰品。越南留学生金玲告诉记者,很多越南人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中国的很多英雄故事在越南家喻户晓,广为流传,“中国的‘四大名著’更是为越南人津津乐道”。

    “中国—东盟博览会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志愿者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让世界了解越南特色产品与文化的同时,也加深了中越两国间的民间交流。”一位越南红木客商说。

    缅甸是今年博览会的主题国,留学生徐玉云在缅甸国家馆提供语言服务。

    徐玉云告诉记者,在缅甸读大学时,因为经常看电视里的中国节目,了解了中国文化,“从此爱上了中国”,并开始自学汉语。2010年,自学汉语3年的徐玉云来到广西民族大学读研究生。

    “缅甸是一个很有文化的国家,志愿者能促进缅甸和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博览会也让更多国家的人了解缅甸,走近缅甸。”徐玉云说。

    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东盟各国对汉语人才需求不断扩大。据了解,目前广西有东盟留学生近6000人,是中国东盟留学生人数最多的省区。

责任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