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长补短 合作共赢
来源: 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 2012-09-25 09:23
邮 箱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10年来,中国与东盟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贸易快速发展,投资日益活跃,人员往来更加频繁,区域共同发展成效显著。可以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具有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为保持东亚地区经济稳定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活力,在于中国与东盟各国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商品贸易、科技人才等方面各具特色,互补性强。

    从中国自身来看,目前中国国内市场规模巨大,在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欧美深陷债务危机,市场需求疲软的局面下,中国市场是东盟各国扩大产品出口的主要动力。此外,中国当前正不断把“引进来”同“走出去”结合起来,引导中国企业有序到境外投资,积极开展有利于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和人民生活的项目合作。东盟国家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地之一,也是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地。

    从东盟国家来看,各国普遍具备原材料等资源优势,如橡胶、木薯、棕榈油、热带水果等,都是中国有需求并大量进口的产品。同时,东盟各国在电子、原料产品加工、木制品、藤制品、珠宝设计制作以及服务业等方面,则具有独特的技术和经验优势。旅游业方面,东盟国家旅游资源丰富,长期以来是中国游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此外,东盟国家在矿产、木材、海洋、渔业等方面的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这些因素都成为东盟国家与中国合作的独特优势。

    当前,中国与东盟的大部分国家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共同面临着开发市场、调整产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科技水平的需求。中国与东盟在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上的相似性以及双方所具有的互补优势,为双方产业形成规模经济和实现快速发展提出了合作共赢的要求。一方面,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投资,既可以创造就业,增加税收,又填补了当地技术和行业空白,延长了产业链。另一方面,中国企业拥有资金、技术优势,利用东盟国家丰富的资源就地加工,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实际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两年多来,这种取长补短、合作共赢的优势契合,已在低迷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还互为重要投资伙伴,双向投资稳步发展。截至今年7月,双方相互投资累计近千亿美元。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新形势下,中国和东盟的前途命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断深化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是双方共同的战略选择。(连 俊)

责任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