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观光 > 正文

东盟版“申根签证”试水云南如何接招
来源: 昆明日报
发布时间: 2013-02-07 09:34
邮 箱

  2012年12月27日,一则消息红遍网络:自即日起,前往泰国和柬埔寨旅游的外国公民,可以直接申请一张签证,就能实现在泰柬两国旅游。这是东盟国家向欧盟式“申根签证”模式进展的第一步。

  东盟单一签证的概念最早在2003年缅甸蒲干由伊洛瓦底—湄南河—湄公河经济合作战略(ACMECS)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提出,目前成员国包括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他们希望能实现外国人一个签证游遍东盟十国的梦想。首先由泰国和柬埔寨尝试推动单一签证,如果该计划成功实施,将推广到ACMECS国家乃至整个东盟。

  实施现状

  签证惠民还需时日

  泰柬单一签证已实行一个多月,它是否给赴两国游客带来便利?泰国和柬埔寨有没有因此而吸引更多游客?记者就此采访了泰国旅游局驻昆明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刘立媛。她表示,虽然条例已经出来了,但目前相关工作程序还没有完善,也没有接到办理单一签证的申请。

  “事实上,对于广大游客来说,并没有得到实际的便利,如果要办理单一签证,游客需把相关材料送到泰国领事馆,再由泰国领事馆派人将材料送至柬埔寨领事馆,这样就延长了办理时间。正常情况下办理泰国签证次日就可以拿到了,如果办理单一签证的话,不知道要等多久。而且费用方面并没有减少,只是两国签证的费用总和。”她表示,由于条例刚刚出台,两国领馆还处于工作衔接和协调阶段,如果一段时间之后,流程通顺、效果明显了,对于游客还是很有好处的,届时,旅游局方面也会相应推出一些旅游项目推动两国旅游合作。

  “当然,东盟十国申根签证预想是很好的,但由于东南亚国家一些特殊的国情,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们仍然十分期待。”对于东盟版申根签证,刘立媛抱乐观态度。

  云南接招

  合力打造云南—东盟旅游圈

  单一签证的实施势必加快东盟旅游业的升级发展,作为旅游大省的云南应该如何接招,与东盟各国形成互利共赢?云南省社科院东南亚所研究员陈铁军建议,应该借此把云南、昆明培育成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与东盟国家一起,共同打造旅游圈。

  中国云南和东盟各国都是著名旅游胜地,而且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各个地区和国家有不同的特点,旅游业也是我省要打造的支柱产业。如果东盟申根签证得以实施,对于云南来说也是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陈铁军建议,将云南打造成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东盟国家的旅游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大的旅游圈。他说,我省与东南亚的交流首先是人流的交流,包括经商、学术研究、旅游人士。其中,旅游人数占出境总人数80%以上。东盟十国形成申根签证后,云南加强与之合作,会极大促进云南出境旅游的发展。同时,申根签证的形成也可以加快云南的对外开放,随着我省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往来增多,对外贸易和投资方面的手续和成本也会相应减少,从而为贸易合作便利化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抓住机遇

  多举措实现互利共赢

  云南应该如何抓住这一机遇?陈铁军建议,首先,云南省要争取在签证方面的便利。北京、上海的免签政策使赴日韩旅游的欧美游客及赴欧美旅游的日韩游客选择在北京、上海逗留几天。如果我省实行免签政策,就能吸引更多东盟国家的人来云南,欧美、日韩等国游客到东盟国家旅游的同时可以顺便来云南,东盟国家赴欧美的旅游者也能首选来云南,这样就带动了旅游人数的增加。

  “这首先要与东盟国家形成一致,达到双方互利共赢,利益得到合理分配,然后得到国家的批准,这样就能率先在旅游便利化方面开出一条路子。”陈铁军表示,要开发跨境旅游线路。云南某些边境景点和周边国家是联系在一起的,西双版纳每年吸引国内游客达到三四百万,但他们到达西双版纳之后就不能出境旅游了。我省应该打通跨境旅游,在一个区域内实现旅游一体化,然后进一步扩大旅游圈。同时,进一步在简化手续、免签证、零关税、护送客源方面完善和加强,才能形成与东盟旅游一体化。与此同时,打造黄金旅游路线,如云南—曼谷、云南—金边等,吸引更多游客。

  某些周边国家经济欠发达,很多旅游景点还未开发出来,旅游设施不完备、交通基础设施较差,我省可以走出去,加强对外投资,与周边国家共同打造旅游景点,形成共同景区。还可以利用现有的中国—东盟合作基金,从中抽出一部分作为旅游发展基金,用于旅游业发展,并呼吁东盟国家投入到这个基金会来,加强旅游业融资,以此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记者顾婷婷报道

  新闻助读

  持申根签证游遍26国

  申根签证指根据申根协议而签发的签证。这项协议由于在卢森堡的申根签署而得名,它规定了成员国的单一签证政策。据此协议,任何一个申根成员国签发的签证,在所有其他成员国也被视作有效,而无需另外申请签证。而实施这项协议的国家便是通常所说的“申根国家”。

  持申根签证者(如果签证上无其他注明)可到所有26个申根国旅游:比利时、丹麦、 德国、芬兰、法国、希腊、冰岛、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奥地利、葡萄牙、瑞典、瑞士、西班牙、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立陶宛、拉脱维亚、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列支敦士登。 据《现代快报》

责任编辑: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