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越南计划投资部发展战略研究院阮国长
日前,在崇左举办的第三届陆路东盟国际商务文化(壮族歌坡)节期间,越南计划投资部发展战略研究院国际问题部副部长阮国长接受媒体采访时呼吁:大力推进以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联互通,促进中越两国的经济合作。
基础设施落后制约经济合作空间
阮国长说,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中越两国的经济合作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双方的贸易额不断增加,并在2012年达到了400亿美元。两国的目标是到2015年将双边贸易额提升到600亿美元。两国之间在其他领域中的合作如投资、旅游等也发展迅猛。
他认为,实际上中越两国之间经济合作所取得的成果与两国的期望和潜能并不对称。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越南的基础设施,特别是陆路交通基础设施还很薄弱,限制了双方经济合作潜能的开发。
他说,近10年来,中越边境地区中国方面的交通系统迅速地实现了现代化。属于越南的“两廊”(昆明-老街-河内-海防经济走廊;南宁-凉山-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路线也得到了改善。然而,越南的公路交通和铁路交通总的来说仍然落后。例如:越南18号国道,从芒街关口(与中国的东兴市接壤)到下龙市(广宁省),这是越南北部各省与芒街连接的唯一通道。可是这条道路狭窄、曲折,对集装箱车来说通行特别困难。
铁路方面,直接与中国连接的两条重要的铁路线是河内-同登(约160公里)和河内-老街(约300公里)。可是,越南的铁路系统大都是狭窄的铁轨(1米),技术标准落后,一部分路段坡度大,限制了列车运行的速度。
越南正加快“两廊”基础设施建设
阮国长认为,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是推动越中两国之间经济合作的重要因素,能帮助越南更好地参加到北部湾经济合作、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等区域合作中去。因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越南与中国及东盟各国经济合作中优先发展的重要内容。
他说,在越南政府已批准的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框架的合作项目中,特别重视与中国、东盟各国、国际组织和外国投资者的合作,以筹集资金,加快河内-谅山、河内-老街、河内-海防、河内-下龙、芒街-下龙等高速路的建设,构建“两廊”经济带。合作建设中越两国边境地区重要关口与经济中心之间的连接通道,为促进两国之间的边贸合作创造条件。
铁路方面,越南注重促进与中国在“两廊一圈”地区铁路建设的升级合作。与中国合作建设的同登-河内新铁路直接为南宁-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服务;建设河内-老街新铁路与老街火车站(越南)、河口火车站(云南)连接。
除了道路交通,中越两国在边境地区基础设施、贸易、仓储等方面的合作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两国在共同拥有的北部湾地区都有重要的港口,在港口和物流领域方面可以加强合作。然而,实现与中国的交通发展合作,越南正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缺乏资金。建设连接越南与中国的重要线路需要大量资金。例如,建设河内-下龙湾的高速路,总投资金额约为100亿美元;建设下龙-芒街的高速路,总投资金额约为138.7亿美元。
二是地形的困难。越南靠近中国的边境省区都是山区,地形险阻。因此,在该地区的交通发展会遇到很多困难,从勘探到施工,需要大额支出。
三是越南在行政审批、通关、优惠制度、投资合作形式方面还有一些特殊的限制政策。因此,上述提到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总的来说还没能够切实地吸引到除中国投资者之外的外国投资者。
盼望更多中国投资者参与
如何开发越中两国之间在交通基础建设中的合作机会与潜能?阮国长认为,目前要注重以下问题:
首先,解决资金缺乏。越南和中国的相关企业应该积极争取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的贷款。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信贷资金的优惠,以满足越南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同时与越南共同努力,动员有关国家,特别是那些参加到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建设,或者援助投资建设越南在北部湾的高速路系统。
其次,两国需要根据相关协议议定交通发展合作中从现在到2015年需要马上开工的一些重点项目。例如,需要马上升级的下龙-芒街的高速路、河内-下龙高速路、谅山-河内高速路等交通线路。
第三,越中两国的合作,要加强宣传,促进投资,特别是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越南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投资形式的多样化,以吸引所有的资源,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吸引拥有雄厚经济潜力的中国私人投资。实际上,在过去的时间,有一些中国投资者在越南找到了交通发展的投资机会。然而,由于适当的投资合作形式还没有得到统一,所以无法展开合作。现在,越南正关注于公私合作模式(PPP),以鼓励和吸引私人投资者参加交通发展项目。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的合作,未来将有更多的中国投资者参加到越南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来。(记者 苏必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