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正文

专访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中马创造了经贸关系奇迹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发布时间: 2013-10-15 11:12
邮 箱

  山、河、海、岛、礁、滩、油……位于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拥有的不仅仅是星罗棋布的岛屿,更是波光潋滟椰树芃芃的南洋风光。

  2013年10月2日至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马来西亚和印尼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中国经济周刊》专访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柴玺,聚焦中马经贸关系,深入解读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战略。

  “马来西亚视中国为真朋友”

  2003年,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建立。十年来,取得一系列合作成果:包括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RCEP)谈判正式启动,双方贸易额从780多亿美元增长到4000亿美元,增长了4倍?,相互投资从300多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扩大了3倍,成为合作的典范。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马两国贸易额为948亿美元。2013年1月至7月,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40.9%至597亿美元,今年双边贸易额有望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中国连续4年蝉联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则连续5年是中国在东盟最大贸易伙伴。

  《中国经济周刊》:近年来中马经贸关系可谓飞跃发展,各方数据显示马来西亚可能成为继日本韩国之后,同中国双边贸易额突破千亿美元的第三个亚洲国家。您认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柴玺:过去数年,中马创造了经贸关系的奇迹。仔细解读这些数字就会发现:从纵向来看,在2000年,中国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还不到100亿美元,如今已增长近10倍;从横向来看,这个数字比中国同俄罗斯、英国、印度等国家的双边贸易额还高,在亚洲仅次于日本、韩国。中马贸易额的快速增长无疑得益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全面建成,而“互利共赢”是双边贸易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国经济周刊》:外界评论认为习主席这次出访是我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东南亚和亚太地区开展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将传递出更多“亚洲声音”。您认为这次出访对中马两国关系发展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柴玺:马来西亚是东盟中最早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始终把中国当作好朋友、真朋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马两国之间的历史渊源,1974年,时任马来西亚总理拉扎克与周恩来总理共同签署了建交公报,确立了两国睦邻友好关系。本次习主席来访,马来西亚现任总理纳吉布是拉扎克的长子,与中国领导人也有着良好的工作关系与个人友谊。

  马来西亚政府重视发展对华关系,总理设立了对华事务特使,专门负责与中国的沟通与合作。我担任驻马来西亚大使已经三年多,发现在东南亚国家中,马来西亚政府对华政策具有很好的民意基础。调查显示,在亚洲国家中,马来西亚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名列前茅。

  习主席本次出访马来西亚,是中马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是在国际、地区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中国深化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推进亚太区域合作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中马建立了战略性合作关系,明年将庆祝建交40周年。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经贸合作紧密,安全、人文、科技等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两国双园,史无前例”

  当前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其中中国—东盟自贸区已经正式运行十年,它拉开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序幕。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日前表示,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使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边合作渐入佳境,中国与东盟的战略合作基础将进一步巩固深化,要打造一个升级版的中国—东盟自贸区。

  双方将会探讨通过进一步降低关税、削减非关税措施,开展新一批服务贸易承诺的谈判,推动投资领域的实质性开放,从而提升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使东盟自由贸易区与时俱进,在更高领域、更高质量上打造升级版。

  《中国经济周刊》:马来西亚是东盟国家中与中国经济关系最密切的,未来两国在升级版自贸区将有哪些深层合作?

  柴玺:目前中马双边贸易额占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额的四分之一。马来西亚是东盟重要成员国,并将于2015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中马均致力于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及地区和平稳定发展。马来西亚能在推动中国—东盟整体关系中扮演排头兵的角色,发挥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特别值得自豪的是,经积极倡导和推动,中马分别设立了政府层面的“中马钦州工业园区”和“马中关丹工业园”姊妹产业园,同时促成中国公司参与关丹港口改扩建项目,开创了中国同东盟国家互设国家级产业园区的先河。

  两个园区不仅可以有效利用中马双方资源、资金、技术和市场等互补优势,而且将有力提升区域发展水平,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创造就业机会。可以说,“两国双园,史无前例”,这对促进中马双方相互投资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中国经济周刊》:能透露一下中马两国在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中有什么具体措施?

  柴玺:中马双方人文交流频繁,去年人员往来达260万人次,中国是马来西亚主要海外客源国之一。马来西亚也是这一地区非常重要的、有影响力的国家,又直接控制着马六甲海峡。此外,作为一个热带国家,马来西亚拥有丰富的能源、矿产、农林和旅游资源,而中国在技术、市场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与马来西亚形成互补。

  中马双方期望2017年双边贸易额突破1600亿美元,除了互建产业园,在东盟国家中,马来西亚第一个同中国签署本币互换协议。新规划还决定,双方将拓展金融合作,扩大本币互换规模,规避金融风险。

  “中国企业对马来西亚投资热情高,增长快”

  2013年9月3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发表了《推动中国—东盟长期友好互利合作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的讲话,把过去十年总结为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黄金十年”,希望推动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往开来,创造出新的“钻石十年”。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中国在马来西亚投资的亮点有哪些,有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

  柴玺:中国企业对马来西亚投资热情高,增长快。在当地,不仅仅有国有企业的身影,民营企业也非常活跃。

  例如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今年4月在马来西亚设立了其东盟地区的生产和维护保养中心。9月16日,该公司与马来西亚交通部签订了10列60辆新型城际动车组增购项目订单,中国全新改造的“升级版”城际动车组将进入马来西亚交通市场。

  华为公司于2012年6月在马来西亚设立全球培训中心,这是华为首次在海外设立类似的信息通信培训机构。还有来自广东的碧桂园也开始在马来西亚建设大型楼盘,已成为马来西亚最大地产商。这一系列大型合作项目的推进,是中马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标志着两国在投资和贸易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深化,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给经济注入了活力。

  《中国经济周刊》:此次东南亚之行是习近平主席今年3月就任中国国家主席以来的第四次出访。尤其是中马两国均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家战略契合度高,合作基础深厚。您对未来的中马关系有什么期待?

  柴玺:展望未来,我对中马双边经贸关系“更上一层楼”充满信心。这信心也是来自于中马经贸“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中国和东盟的关系在经历了“黄金十年”后,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的大背景下,将迎来“钻石十年”。

  中马经贸优势互补,仍有很大潜力可挖:马来西亚除棕榈油、电子电器等优势产品外,热带水果、白咖啡、燕窝等特色产品也深受中国老百姓欢迎,双方在农业、渔业和传统医药等方面合作空间巨大。

  同时,中国的各类优质消费品在马来西亚市场前景广阔,希望马方未来进口中国更多的汽车、机电产品、清真产品等。中国政府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而马来西亚完善的投资环境和优惠的政策,必然吸引更多中国企业来马投资创业。我和我的同事将会继续为促进中马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记者 侯隽

责任编辑: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