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观光 > 正文

交错时光迷人越南
来源: 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 2013-12-25 15:11
邮 箱

交错时光迷人越南

  胡志明市地标红教堂。 记者李雨白摄

交错时光迷人越南

  胡志明市市政府。

交错时光迷人越南

  越南大街上有很多摩托车。

交错时光迷人越南

  夜晚的越南市政厅广场。

交错时光迷人越南

  美味的越南米粉。记者李雨白摄

越南美食。 记者李雨白摄

  越南美食。 记者李雨白摄

  现在,是游玩越南的最好季节。这个地理形状狭长的国度,最适合慢悠悠地从南至北或者反向游玩,清爽的食物,秀丽的风光,独特的民族味道和法式殖民印记互相融合,有着别样的风情。

  而对异国游客来说,有哪座城市,比西贡更迷人呢?即使更名为“胡志明市”多年,当地人仍然钟情“西贡”这一称呼。《情人》电影中,越南少女身着白色奥黛,传统斗笠下眉眼低垂脖颈修长,裙摆随风摆动,旖旎动人,让人念念不忘。《现代启示录》里,宽广的河流,茂密的绿林,扑面而来热带闷热潮湿的气息。带着对古老西贡的情结,来到这座古老但是日新月异的城市,触摸尘世喧嚣中越南情人的神秘面纱。

  风在吼马在叫摩托在咆哮

  对大部分游客而言,到了越南的第一想法是—我是有钱人了。

  刚换完越南盾,面对着那一大把几十万几百万的钞票很难有人会冷静自持,一秒钟变身千万富翁,“分分钟几十万上下”再也不仅是电视剧台词。每次买东西,货真价实的中国“土豪”们都只能掏出一把带着各种零的纸钞,愁眉苦脸地比划着换算汇率,然后捏起几张万字钞递给店家,额头上只差没贴上“肥羊”二字。待了几天,才慢慢摸出门道,拿到一张钞票,先把数值去掉三个零,再除以三,就差不多是人民币的数额了。

  如果说一秒暴富是游客对越南的第一印象,那么摩托海洋绝对是游客对越南的第二印象。

  早就知道越南是摩托车上的国家,但未曾想,身临其境,才知道那景象有多么壮观。从机场到住处,一路上到处都是摩托车,大部分车手都戴着口罩,四面八方都是发动机的轰鸣声,街上也开着数家摩托车头盔专卖店,五颜六色,煞是好看。

  在胡志明市,一个路口往往有五六条岔路,大街小巷中斑马线是有的,但是红绿灯的数量,两只手都能数得过来。每一次过马路总有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感,好不容易抵达街对面,后背早已沁出一层薄汗。步行的当地人并不多,大部分越南人都是在摩托车上的,饶是如此,步行者也丝毫不惧轰鸣的摩托车大军,淡定地走进车海里,摩托车自觉让道,倏尔便到了对街,看得我们瞠目结舌。

  渐渐领悟到越南交通的不同,虽然没有红绿灯,但是机动车永远会先避让行人。不到一天,我便学会了当地人的过马路方式,一手举起面向车流做“停”的手势,一边快速通过,表情淡定,只是心中感慨,这招在国内,可不一定行得通。

  不同店家的“Phò”味道各异

  Phò是越南人民最爱的主食,音同“佛”,让人感到些许禅意,微妙而带有趣味的发音让Phò成为大部分外国游客学会的第一个越南单词。

  Phò其实就是越南米粉,和广东人喜爱的米粉不一样,虽然样式酷似陈村粉,但是Phò比陈村粉更薄,好似一层纸一般,味道也更加清淡。我们的第一餐便是克林顿光顾过的PHO2000,小店藏在咖啡馆的二楼,但却有着最地道的美味。

  标准的一碗牛肉Phò,是一碗牛肉清汤,静静沉浮着半透明米粉,上面撒着大片大片薄如蝉翼的牛肉,再配上一小碟青柠以及一大盘各色“菜叶”。这“菜叶”可是普通米粉变身成国宝Phò的秘诀,包括香茅、薄荷等当地特有的香料以及豆芽辣椒等配菜。

  将香茅薄荷叶丢进碗里,洒上柠檬汁,这碗Phò就发生了美妙的变化,那清香浓郁的牛肉汤,香茅的独特香气挑动了五感,轻啖一口汤,丝丝的辛辣中夹杂着涩涩的酸甜,美味之余又有开胃的效果,端的是畅快恣意。

  我在越南的8天,足足吃了8天的Phò。喜爱是一方面,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如同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在越南,你也吃不到两碗一模一样的米粉。不同的店家,甚至不同的地区,Phò的种类也大不相同,会安等地都有自己特色的米粉,放入不同的佐料,带着强烈地域印记的风味,让人恨不得写本书,书名就叫做《从西贡到河内:从米粉看越南》。

  待到快离开越南时,我才知道自己闹了笑话。因为不认识这些香料,我一直装作见多识广的老饕,把“菜叶”们都丢到碗里泡着。某餐厅老板娘刚好走过,白了我一眼,拿起一株薄荷一点点把叶子撕下来丢进我的碗里,我才恍然大悟这几天吃了这么多顿不能吃的薄荷梗,不由面红耳赤,成为友人的笑谈。

  时光倒流三十年

  中国人对越南总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结。

  从HKT组合到越南新娘,这个在历史上与中国有着颇多纠葛的狭长国度,在中国网络上有着莫名的火爆程度,任何一件奇闻逸事都能被网友津津乐道。

  西贡河边暗香浮动的酒吧街,市政厅旁繁多的奢侈商场,灯红酒绿,五光十色,仿若越南版的外滩。胡志明市大多的景点是当年殖民者法国人的遗产,红教堂是胡志明市的地标,仅仅用红砖便打造了这美轮美奂的艺术杰作,让人不禁唏嘘同样的建材,更为人所知的成果是农村里常见的平房。

  蓝天白云,精致的小咖啡店和优美的风情建筑,暖风自是熏得游人沉醉不已。而十几公里以外,在背包客聚集地范五老街更远的地方,这座城市,依旧是狭窄肮脏的街道,混乱无序的治安,衣衫褴褛的流浪者,强烈的反差对比混合成胡志明市独特的气质。

  我心中暗忖,中国人那些情结,大抵是缘于越南和过去的中国太像了吧。除了那摩登璀璨的第一郡市中心,这座城市的大部分地方好似三十年前的中国,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工业蓬勃发展,到处都是建筑工地,城市缺乏规划,郊区是各式的工厂。

  “以前西贡的节奏是很慢的,现在太快了,噪音也太多”,在歌剧院旁一家酒吧和经理闲扯两国发展道路的异同时,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的经理很是惆怅,“大家都忙着赚钱,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了。”他眨眨眼说道。

  在胡志明市逗留的这几天,我深深认同两国人民共享着相似的基因。在胡志明市最大的边城夜市里看中一件别致的文化衫,可爱的越南小姑娘不肯还价,我立刻发挥中华儿女的光荣传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拔腿就走。小姑娘先是瘪瘪嘴,然后好像下定决心了一般叫住我,一副“好吧就让你了”的表情。我得意洋洋地以原价三分之一的价格拿走衣服,还没走出几步,看到另一家小摊同样的衣服,标的价格比我买的还低,真是哭笑不得,谁说越南不够发达?越南人民可是足够勤劳和智慧的。文/记者李雨白 图/记者石忠情(署名除外)

责任编辑: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