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贸往来 > 正文

中国商人的文莱成功之路
来源: 中国日报网
发布时间: 2013-12-26 11:37
邮 箱

  庄肯尼(Kenny Tchung)是我在文莱遇到的一个华裔文莱人,当我第一次见到他时,他正驾驶他众多跑车中的一辆,而我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让我立刻深感羞愧。

  我之前听说这位二十几岁的商人有一位成功的母亲,因此当我上车时就毫不犹豫的说道:“您的母亲真是非常的富有啊!”

  我对自己的这种刻板思想感到羞愧,因为我主观的认为他是一个被宠坏的“富二代”。他立刻纠正了我的说法,“这车可一点都没沾我母亲的光,”他礼貌而又坚定的说道,“我所花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挣来的。”

  庄先生是众多在海外凭借经济头脑建立基业的中国人,他们中闽南人居多。庄先生同时经营汽车和建筑行业,他说“中国人承担了文莱大部分的建筑业。他们天生就善于经商,他们既聪明又勤劳,”

  这位成功的移民第三代指着自己说道:“我父母并不需要提醒我是一个中国人,因为我知道我是。”

  种族的连结从没有消失,已经移民三代的他们对于如今中国的了解比我们对于他们的了解还要深刻。通过收听主要来自马来西亚的中国广播,他们一直关注着中国的发展脚步。他们也观看中国的电影和电视节目,还关注中国的新闻。

  我不止一次的听到华裔文莱驾驶员播放中国大陆今年最受欢迎的歌曲之一——《我的歌声里》。有时候这些华裔文莱人是更“中国人”的。

  另一个例子就是他们把儿童教育看的更重了,这可能是使得他们成功的原因之一。

  陈仙隆(Chung In Hong)是一位八十多岁的第四代中国移民,他依旧忙碌于领导他的家族企业,企业生产文莱顶尖的表链。

  作为文莱最大的中国学校,中华中学的董事长,陈先生已经记不得自己在近几十年来捐赠给非营利性的私人学校多少钱了。

  陈先生在他的家族“还非常穷苦”的时候就进入了这所学校。尽管现如今华裔文莱人有着更富裕的生活,陈先生依旧认为这不是提高学费的好时机。

  “这不是在开玩笑。我们的前辈们白手起家建立了这所学校,希望尽可能多的教育中国孩子。所以学费不应该提高。”

  陈先生正帮助计划扩大学校的规模以适应逐渐增多的学生数量。

  (中国日报记者赵盛楠 翻译:李晓彤 编辑:党超峰)

责任编辑: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