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第十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组委会在南宁举行新闻通气会,宣布第十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将于2015年9月16日至17日举行。本届论坛旨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以“新常态、新合作——东盟共同体建成后的‘10+1’文化合作”为主题,共享中国与东盟各国在社会文化领域的突出成果和先进经验。届时将有东盟10国文化官员,国际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前来参加论坛并作主题演讲。
中国—东盟文化论坛自2006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9届,逐渐成长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中整合文化资源、加强项目合作、促进文化繁荣、共谋产业发展的国际平台。第十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主要有几个特点:
一是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创新发展中国—东盟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广西作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共商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发展的互联互通、互利共赢,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当下的重大历史机遇。本次论坛共设两个议题。议题一:主要探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如何开展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与合作”,探讨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社会文化的互联互通、文化资源的合作与交流,以及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文化平台合作。议题二:主要研讨“东盟共同体建成后如何推进中国—东盟文化合作”,集中探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文化伙伴关系建设,探讨实现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有效渠道,以及文化在其中所起到的软实力和影响力。
二是各方积极参与论坛,嘉宾代表呈现多元化。从嘉宾邀请安排来看,参会嘉宾100人,其中国外嘉宾约50人,国内嘉宾约50人。这些嘉宾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东盟社会文化发展的热点问题。
三是以寻求稻作文化习俗认同为目的,首次举办中国—东盟稻作文化(“那”文化)论坛。以水稻种植为主要生存和发展方式的区域往往衍生出相应的文化形态——稻作文化。中国—东盟稻作文化(“那”文化)论坛以稻之道——中国—东盟稻作文化(“那”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为主题,围绕中国—东盟稻作文化的考古调查与发现、中国—东盟野生稻研究、中国—东盟稻作文化习俗、中国—东盟稻作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等议题,旨在通过文化互动、变迁认同,寻找双方在稻作文化、休闲旅游农业及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利用方面的契合点,共享中国与东盟各国在上述两个领域的突出成果和先进经验,从文化领域促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立。
四是制作第一届至第九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2006-2014)》画册作为历届论坛重要成果的呈现。
第十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承办,东盟基金会、中国—东盟中心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