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中心在北京语言大学成立

来源:中国—东盟中心

2013年12月18日,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中心成立仪式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中国驻东盟大使杨秀萍、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巡视员刘宝利、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胡志平、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郑登文、东盟国家驻华大使馆代表、来自印尼雅加达的东盟常驻代表委员会代表、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马明强以及在北语学习的东盟国家留学生代表等近200位嘉宾出席。

马明强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2013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也是中国-东盟中心建设和发展关键的一年。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中心是根据各国政府代表签署的建立中国-东盟中心备忘录的要求而建立的。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中心将展示和推广东盟国家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和艺术,支持东盟国家在华人员学习中国语言文化,向东盟国家驻华外交官及其配偶提供免费的汉语培训,并为在华东盟留学生举办更多交流活动。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表示,北京语言大学有着丰富的留学生资源,在读东盟留学生有六百多人,学校将充分发挥北语东盟留学生作用,以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中心为平台,推广东盟的语言、文化和艺术,加强双方的了解,为增进中国—东盟友谊做出贡献。

东盟常驻代表委员会代表、印尼常驻东盟代表Ngurah Swajaya大使,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刘宝利巡视员分别致辞,对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希望中心发挥促进语言学习、增进相互了解,连结人心的作用,并表示愿为中心的运行提供更多支持。来自越南的东盟留学生代表分享了她在北语学习的经历,表达了对中心成立后举办各种活动的期待,愿意与东盟同学们一起参与到推广东盟语言、文化活动中去。

随后,马明强秘书长与崔希亮校长、杨秀萍大使、刘宝利巡视员、Ngurah Swajaya大使、胡志平副总干事、郑登文副主任及东盟各国政府代表共同为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中心揭牌。

根据中国和东盟各国政府于2009年签署的《关于建立中国-东盟中心的谅解备忘录》要求,“建立一个艺术、文化和语言的学习中心,以加强民间交流,增进中国与东盟民众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了解”。中国—东盟中心自2012年初起,就与北京语言大学协商,在该校合作建立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中心,充分发挥北语东盟留学生作用,推广东盟的语言、文化和艺术,帮助形成学生的东盟意识,促进东盟一体化。有关协议于2013年9月16日于第六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期间在贵阳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