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东盟中心组织的中国高职院校东盟行缅老柬访问团在柬埔寨访问。此次访问得到了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柬埔寨驻华大使馆、柬埔寨教育青年体育部和柬埔寨劳工与职业培训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代表团参加了为期半天的中国—柬埔寨职教合作洽谈会,访问了柬埔寨王家理工学院和JVC技术学院并签署了校际合作谅解备忘录,与柬埔寨教育青年体育大臣进行了会谈,并拜访了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
柬埔寨劳工与职业培训部对此次中柬职教合作洽谈会高度重视,组织了金边地区7所理工学院、技术学院、技术学校和技术培训中心的校长、副校长前来参加洽谈会。劳工与职业培训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司司长劳西姆在开幕式上,对中国高职院校东盟行代表团访问柬埔寨表示热烈欢迎。他说,近年来,柬埔寨第一产业从业人数逐渐减少,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逐渐增加。这使得为新增劳动力提供技能成为一个重大的挑战。据统计,柬埔寨每年有23万基础教育的毕业生不具备任何技能或者技能低下。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技能培训显得极为重要。柬埔寨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教育培训质量低下,包括课程缺乏更新、设备陈旧等问题。他希望通过与中国高职院校的合作,提高柬教育培训质量。
为期半天的中国—柬埔寨职教合作洽谈会上,代表团了解了柬埔寨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改革举措和以及合作需求。据悉,柬埔寨劳工与职业培训部负责全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目前,在柬埔寨全国24个省份有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38所。2013年,公立培训机构为9.1万人次提供了各类培训,非政府组织的短期培训项目培训1000人次,大型服装企业等培训大约2.5万人次,此外,小企业估计在家庭生意中培训3万人次,还有8万人次通过学徒关系自费接受培训。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被视为柬埔寨经济的推进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一方面可以为边远贫困地区的贫困人群提供技能培训以脱贫,另一方面则可以为企业培养掌握高级技能、有适应能力的劳动力。近年来劳动与职业培训部制定了14项相关政策,得到了全国培训理事会的批准,大大促进了柬埔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代表团12所院校中无论是以工程、技术类专业为主的院校,还是以农业和旅游类专业为主的院校,均找到对口院校,进行了合作洽谈。通过洽谈,相互了解了各自办学情况和合作需求,并达成和签署了30份合作谅解备忘录,内容涉及提供奖学金、学生交流、教师交流、教师培训、课程合作、学生实习和设备设施共享等。
代表团在参访柬埔寨国家理工学院和JVC技术学院时,朋匹林校长和西姆索林校长分别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及其对于与中国合作的需求和期待。代表团还参观了学校的教学和实训设施。代表团总的印象是,学校教育教学设施数量较为充足,部分设备还很先进,但知识有待更新、师资水平亟待提高,迫切希望中方帮助其进行培训,派遣中方教师到校教授汉语,并派遣留学生到中方院校学习。代表团认为,柬埔寨相关学校合作愿望真诚、迫切,所提教师培训、接受汉语教师和派遣留学生的要求为各校力所能及,愿意予以满足,并在此基础上与柬埔寨院校保持联系,探索在其他方面的进一步合作。
代表团礼节性拜会了柬埔寨教育青年体育大臣韩春那洛,并进行了会谈。韩春那洛向代表团介绍了柬埔寨教育的基本情况,指出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初中阶段的入学率和完成率,并探索在普通初中课程中加入生活技能教育。他希望在这方面向中国学习有关经验。代表团团长、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沈世江先生介绍了代表团访问的情况,对韩春那洛大臣的询问作了初步回应,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两国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机构的了解与合作,为中国和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代表团拜访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时,政治处主任程洪波代表布建国大使对中国—东盟中心组织此次代表团访问柬埔寨表示热烈欢迎,认为正当其时。他说,中柬政治关系稳定,当前柬埔寨国内局势虽有微小波澜,但经济发展迅速而稳定,百业待举,急需各级各类技术人才,且涉外办学政策开放,中国高职院校大有可为。在听取了代表团各院校领导介绍本校情况、访问感受和合作意向后,程洪波主任表示,各院校愿意为中柬合作特别是人文交流做一些工作,使馆深表感谢。他希望各院校借助各中资机构、在柬孔子学院和正在拟议中的中国文化中心,实现互利共赢。他表示,驻柬使馆将为中国—东盟中心和各院校在柬开展进一步合作提供坚实的后盾。
柬埔寨是此次中国—东盟中心组织的“中国高职院校东盟行”缅老柬访问团的最后一站。通过对缅甸、老挝和柬埔寨三国的访问,12所参团院校拜访了三国政府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主管部门高官,与34所职业技术院校进行了洽谈,签署了99份合作谅解备忘录,增强了对东盟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现状和合作需求的了解以及在该领域开展合作与交流的信心。院校代表一致表示,愿意在中国—东盟中心的协调下,参与创办“中国—东盟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合作联盟”的工作,加强对东盟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及中国—东盟职教合作的研究,助推中国高职院校国际化进程,创立中国高职品牌,服务东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