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于3月31日发布了其年度旗舰报告——《东盟与中日韩区域经济展望2021》。AMRO研究人员预测,东盟与中日韩(以下简称10+3)地区经济在2020年小幅收缩0.2%后,今年将增长6.7%,2022年将增长4.9%。其中,中国2021年预计增长8.7%,日本2.7%,韩国3.2%,东盟整体经济增长4.9%。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10+3经济体已证明其经济具有较强韧性,但尚未摆脱危险。该地区人口占世界人口的30%,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只占全球的3%。然而,在通过广泛接种疫苗实现群体免疫之前,仍有必要对病毒进行本地化的遏制。“随着各国政府在处理感染方面的经验越来越丰富,采取果断、有效和积极的针对性措施将使各经济体尽可能减少生命损失,同时使经济活动得以持续,”AMRO首席经济学家许和意(Hoe Ee Khor)博士说。
复苏之路充满了挑战,但也带来了机遇。疫情对该地区的影响不均衡,各部门和经济体的复苏依然脆弱。随着制造业和出口的好转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一些经济部门将迅速反弹;另一些部门将继续承压,必须适应新的现实,向前发展,或者为生存进行自我革新。不同部门的就业前景也有所不同,一些面对面服务行业、小型企业及非正式部门的岗位最易受到冲击。
与此同时,金融部门似乎步入“双轨”。自2020年第一季度以来,由于前所未有的政策刺激和疫苗的开发,金融市场大幅飙升。与此同时,疫情大大削弱了公共和私营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是以公共债务增加为代价的,而家庭和企业收入遭受的冲击影响了它们的偿债能力,并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目前这些风险已被出台的监管宽容措施所遏制。
宏观金融政策的制定需要逐步从保护生命和生计为主转向维护包容性和可持续的复苏。2020年,各国采取的货币、财政和金融措施组合是迅速、大规模和广泛的。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政策制定者已开始计划从这些非同寻常的危机应对行动中转型。在一些地方,疫苗接种的推广加强了这种转型。要做到这一点,政策制定既要循序渐进、协调一致,又要实现良好沟通,这将是避免悬崖效应的关键。AMRO金融和地区监管组负责人李连勇(Li Lian Ong)表示“复苏正在进行中,但绝不是确定无疑的。因此,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的是,要确保这一势头不会动摇”。
鉴于疫情的深度和影响范围,经济创伤造成的一些永久性产出损失将不可避免,但制造业及其出口仍将是该区域增长的关键引擎。疫情暴露了全球价值链的脆弱性,在疫情初期产生重大影响,但在之后经济活动恢复时全球价值链促进了区域迅速好转。针对关于全球价值链是否会出现重大重新配置的争论,许和意博士说:“我们不认为全球价值链会在短期内重新配置而远离亚洲。亚洲仍然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且亚洲高质量的基础设施、熟练工人和有购买力的客户均对全球价值链至关重要。”
疫情中的“一线希望”是其意外地刺激了10+3地区数字化发展。随着用户越来越适应新技术,“转向数字化”将成为加强供应链和促进全球贸易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本地区面临巨大机遇,以升级和巩固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扩大开放,增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竞争力。全面部署新技术需要完备的硬基础设施和软基础设施,这有赖于强有力的双边和多边合作。
相关链接:https://www.amro-asia.org/wp-content/uploads/2021/03/AMRO-AREO-2021_Full_final-for-publishing.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