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2日,由中国—东盟中心、中国外交学院、中国防灾科技学院共同举办的“携手共建韧性社会”中国—东盟防灾减灾合作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得到了中国外交部和中国地震局的大力支持。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陈德海、中国外交学院副院长高飞、中国防灾科技学院副校长郭迅、中国地震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处长张红艳、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副处长蔡菲菲出席研讨会,并在开幕式致辞。文莱驻华大使拉赫玛尼、老挝驻华使馆副馆长通沙万、马来西亚驻华使馆副馆长尚慕甘及柬埔寨、菲律宾等东盟国家驻华外交官,中国和东盟灾害管理相关政府部门、学术机构、企业、媒体代表等100余人以线上线下形式参会。
陈德海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同处全球灾害易发地区,中国和东盟在地理多样性、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等方面面临相似挑战。作为休戚与共的近邻、朋友和伙伴,中国与东盟应加强交流互鉴,深化在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备灾应急、灾后恢复重建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提升灾害管理能力,携手共建韧性社会,造福地区人民。中国—东盟中心愿继续发挥牵线搭桥作用,推动双方在防灾减灾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高飞副院长表示,灾害管理是中国与东盟长期友好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区合作的重点和优先领域。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致力于深化中国—东盟互利合作,积极参与东盟相关合作框架内的系列活动,愿进一步发挥好“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中日韩思想库网络”和“东亚思想库网络”三大思想库网络作为东亚合作高端智库的重要作用,与各方一道继续为中国—东盟防灾减灾合作做出贡献。
张红艳处长表示,中国地震局广泛参与地区对话合作机制,致力于搭建中国与东盟国家地震减灾机构合作平台,在双方地震灾害防御和人才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该局将继续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互学互鉴,深化防震减灾领域的政策交流与具体合作。
蔡菲菲副处长表示,加强防灾减灾合作是中国东盟构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建习近平主席提出“安宁家园”的应有之义。面对重大自然灾害,中国东盟始终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中国—东盟外长会上高度评价双方灾害管理领域合作成果。作为友好近邻,中国东盟进一步深化灾害管理合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中国愿同东盟加强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区域合作各机制作用,加强救灾合作与经验交流,开展更多务实合作。
来自中国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防灾科技学院、印尼和新加坡防灾减灾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中航国际、云庐科技等中国高新企业代表围绕中国—东盟防灾减灾合作与具体实践、城市防灾体系建设和灾后恢复重建、构建高韧性城市和高韧性社会等三个议题进行了全面介绍、案例分析和深入研讨。
郭迅副校长在闭幕式上高度评价本次研讨会成果,感谢所有与会者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他表示,来自中国和东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学术,分享成果,展望中国和东盟在防灾减灾领域广阔的合作前景。防灾科技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密切与东盟国家相关机构的交往与合作,助力中国—东盟关系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会后,与会嘉宾走访位于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高新区的防灾科技学院,听取郭迅副校长等专家的学术汇报,体验地震振动,参观灾害模拟实验室,观摩隔震、砂土液化、滑坡、泥石流等实验,并与师生进行深入交流,探讨未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