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大学学院研究生彭荟如的实习小结

来源:中国—东盟中心

我是伦敦大学学院国际公共政策专业研究生彭荟如,本科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马来语专业。作为一名非通用语和国际政治的学习者,我清楚将课堂所学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更深知推进中国—东盟友好往来的重要性。

自本科阶段起我就一直关注中国—东盟中心的各项活动,并渴望能够在实践中充分利用所学为中国—东盟友好交流添砖加瓦、贡献微薄力量。在国外留学期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无比切实地感受到祖国的温暖和强大,更坚定了我归国报效的决心。终于在今年五月有幸踏入中国—东盟中心的大门,开启在教育文化旅游部(ECTD)的实习之旅,将理想照进现实。

在中心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韩中水墨画交流展” “中国—东盟首饰展” “中国—东盟文化旅游展” “北京国际电影节‘主宾国’项目” “中国高校招收东盟国家留学生线上政策宣讲会”和“中国—东盟日”等活动的前期筹备、沟通联络、文案起草、中英文稿件翻译与校对、随行翻译等多项工作,以及7本东盟文化信息手册的图文校对和翻译。此外,我还参加了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和南京大学的交流活动,与来自其他高校的老师和同学们面对面交换心得和体验。

除了忙碌充实的日常工作,我还聆听了关于RCEP的讲座,茶余饭后和老师们聊天,努力紧跟时势,不断拓展知识范围。工作之余更响应部门老师的召唤,积极投身中心的羽毛球活动,工作锻炼两不误。


伴随老师、实习同学及物业人员亲切友善的笑脸和问候和一声声“早上好!”,我总是满怀期待地迎接实习的每一天。刚开始的时候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纰漏,幸得部门老师们春风化雨般地悉心指导,云淡风轻但又点拨得恰到好处。通过一次次实践,我深刻地领会到谨慎细致的重要和什么是“外交无小事”。每每看到老师们严谨又高效地完成日常工作,我都由衷感到敬佩,同时暗下决心,希望自己有一天也成为同样优秀的人。

依稀记得参加“中国—东盟文化旅游展”为缅甸驻华使馆二等秘书做耳语翻译时的窘状。马来语熟练自如的我鲜有英文现场翻译的经验,紧张得连打招呼都分不清用的哪种语言,现在想来都是宝贵的经历。感谢使馆同仁的善意和包容,更感恩老师们的信任与认可,这也提醒我在工作中要随时做好准备,不断提升自己以应对各种可能的挑战。在校对12万余字的东盟文化信息手册时,我一边佩服老师的专业素养和严谨认真,一边为自己的不足而遗憾,任务虽艰巨,受益却匪浅。通过对细节的查证不仅培养了自己严谨的工作态度,更在一遍又一遍的校对中加深了对东盟各国文化的理解,大大丰富了知识储备。

不觉已是盛夏,实习的日子转瞬即逝,难忘中心对面的煎饼果子和下班途中地铁站的鲜花,难忘中心所有人的关怀和爱护,衷心祝愿中国—东盟务实合作继续深化,各项交流活动如火如荼,也期待未来有机会与中心的老师和朋友们再相聚,正如那首马来班顿所言“岁月长相伴,有缘终再会。”

“Kalau ada umur yang panjang,

Boleh kita berjumpa la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