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袁满。三月中旬,我有幸来到中国—东盟中心进行为期三个多月的实习。光阴似箭,背着大包小包来中心报到的场景仿佛就在昨日。而现在,我将带着满满的收获与中心告别。
出于对国际组织的向往和其工作模式的好奇,我进入中心的综合协调部(GACD)实习。GACD的工作内容千头万绪,既要负责联系中心联合理事会、联合执行委员会成员,中国和东盟成员国政府、机构、团体,组织举办招待会、研讨会等大型活动,还要维护中心日常工作运转,负责行政、人事、财务等工作。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每周更新中国—东盟各领域合作进展,汇编东盟国家重要新闻和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并有幸参与了东盟国家驻华使节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交流、中国—东盟数字合作吹风会、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研讨会、“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暨“科创中国”专题培训等活动。这些工作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了解到每一场活动成功举办需要付出的努力,以及国际组织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海纳百川,学贯中外”是每一位川外学子铭记在心中的一句话。在中心的这段时间,我更加深刻理解了这句话的意义。在这里,我体会到的不仅仅是东盟各国的文化和风情,更有中国和东盟各国如同家人和兄弟般的友好情谊。同时,我也深深意识到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之间的差距,更加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外交外事工作其实并不总是外界想象的那样光鲜亮丽、觥筹交错,更多的是日复一日平凡甚至琐碎的工作。在筹备东盟国家驻华使节的某场交流活动中,我需要制作分发给东盟各国大使馆的照会。第一次接到此类工作,我不知从何着手。中心老师手把手地教我,从照会的起草、修改、定稿到打印、盖章、装封,每个环节都交待得清清楚楚。我既感念于老师的耐心和善,更惊叹于他们的严谨细致。最后,当我把照会交给中心工作人员派送给东盟各国大使馆之后,心中的成就感也油然而生。
在中心的时光转瞬即逝。虽然因为疫情,很多时候只能线上办公,但中心每一位老师和实习小伙伴的脸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感谢每一位老师和小伙伴给予的支持与鼓励。责任心可以把一件事情做好,而爱能把一件事情做得完美。我会怀揣对外语学习和国际组织工作的爱与热情,继续走下去。祝愿各位老师、朋友们万事胜意,中心事业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