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研究生韩懿婷实习小结

来源:中国—东盟中心

我是南京大学2021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研究生韩懿婷。2022年11月中旬,我来到中国—东盟中心,开始了为期三个月充实又丰富的实习生活。

早在本科期间,我就参加过模拟联合国大会等与国际交往相关的很多活动。但曾经再多的模拟和体验,等真正到了岗位上还是难免心生期待和忐忑。

我所在的部门是综合协调部。实习期间的工作内容主要有日常事务和活动两大类。日常类的工作包括整理中国同东盟国家交往合作最新进展以及相关领域研究成果、派送照会和函件、起草和翻译中英文新闻稿和领导致辞、文件流转等。工作伊始,我就接到了整理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大事记和东盟发展大事记的任务,让我对东盟本身以及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历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深刻感受到东南亚各国以及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到如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不易,对接下来工作的开展也大有裨益。实习正值岁末年初,我负责了2022年度中心致辞稿和活动记录汇编以及年报的编辑、校对和翻译工作。此外,我还有幸为中心新生刊物《新闻简讯》第三期和第四期的部门新闻进行文稿编辑。

作为中国和东盟十国共同成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国—东盟中心始终致力于促进中国东盟各领域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为此经常举办各类活动。到中心的第一天,我就参与了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对话的重启筹备会议,部门老师们对待活动流程中每一个细节的严谨程度,让我感触良多并深深折服。随后我还参加了中国东盟愿景小组年度会议、中国—东盟中心第十二届联合理事会会议、中心成立11周年暨史忠俊秘书长到任招待会和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研讨会等活动的前期筹备、会中监测保障、流程控制和会后图片、视频资料整理剪辑以及会议纪要的撰写工作。切身参与实际工作,让我不断积累,迅速成长,综合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这段时间的工作让我真正明白部门名称中“综合”和“协调”的意义和重要性。“综合”在于国际组织的工作经常需要整合大量的信息,在举办活动的时候更是如此。一场活动前期筹备中各使馆、中方外方专家学者以及媒体的参会信息通常会修改到会前最后一刻,随之改变的可能是会场的座位安排、合影的人数和站位,各位与会嘉宾的礼宾顺序还有餐食习惯更是马虎不得。“协调”对小到文件流转、大到会议保障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在不久前结束的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研讨会上,我负责会中线上参会平台的监控保障。参照以前活动的经验,本以为不会有问题,结果出现了会议期间线上发言专家临时询问是否可以调换发言顺序和更换发言人,以及会场网络中断的计划外情况。我需要第一时间处置,告知相关人员进行日程调整和技术调试。研讨会结束后,部门老师告诉我线上会议就是这样,不可控因素很多。我感受到一场会议的顺利举办离不开会前、会中对每个细节和环节的把控和协调,面对其他任务也是一样,充分准备、快速反应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实习也为将书本上的英语知识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实习期间,我更是切身体会到了什么是“外交无小事”,如中英文新闻稿中“ASEAN”和“China”的前后位置体现了外交的对等原则。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第一次翻译缅甸驻华大使的称谓和名字时出现了错误,后来老师耐心地告诉我,缅甸人没有姓、对男性和女性的尊称也是不一样的,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H.E.和U是不一样的尊敬,一个都不能少,我们的稿子里写得尊敬些也符合外交礼仪。这些都让我感受到,只有精准了解各国的历史文化和习俗,才能在对外交流中更好地开展工作。

时光荏苒,实习生活即将结束。三个月来,我不仅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个人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角度得到了培养和锻炼,使我能够更高效有序地完成任务。由衷感谢中心与学校提供的宝贵机会,感谢所有老师的耐心指导和优秀实习伙伴们的深厚友谊。这栋三层小楼承载了我太多的回忆,所经历的一切都将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如今我将带着这份感激与收获开启新的历程,祝各位领导和老师健康平安,实习伙伴们前程似锦,祝中心蓬勃发展,中国—东盟关系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