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绝对是琅勃拉邦问候所有抵达这里的旅行者的重点。
珍珠般的赤素馨花;沿河两岸蔓延开去的树丛,点缀着红色的花朵;成百上千的僧人和沙弥穿着橘黄色的僧袍;
辉煌夺目的金色配以深红色的寺庙。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气味:甜腻的花香、新鲜的咖啡、河上的活动、农贸市场和辛辣的食物……
一幅更大的画卷铺展开来。
有些国家,并不以首都最为著名,老挝便是如此,虽说万象是首都,却是小巧精致的琅勃拉邦被更多人知晓。自从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小城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曾经的王都
琅勃拉邦是一座千年古城,正好处于湄公河和南康河的汇合处。这里更是一座王都和佛教之都,十四世纪,高棉人支持的法昂国王结束了这片土地上诸多小公国混乱的割剧局面,他创立的澜沧王朝让琅勃拉邦达到空前的鼎盛。在1975年红色革命之前,琅勃拉邦一直是老挝国王居住的地方,当年的王宫,如今已经被改造成博物馆。
每年在进入雨季之前的三四月份,通常是老挝一年中最热的时候,40多度的天气极为常见。我赶在四点王宫博物馆闭馆前进入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建筑。1904年,Sisavangvong国王在湄公河畔修建了这座王宫,作为和家人的住宅。他的儿子SavangVattana于1959年继承王位,发生于1975年的革命让SavangVattana和家人被流放到老挝北方山区,从此如人间蒸发一般再无半点信息。入口的大厅里展示着多种王室宗教器具,还有从印度和柬埔寨收集到的稀有佛像。
礼仪厅是国王接见贵宾和接受客人馈赠礼物的地方,殿中摆放着历代国王的半身塑像。大厅墙壁上的壁画,描绘着老挝传统生活景象,由一位法国画家于1930年绘制。而另外一个木质大厅内的壁画皆为玻璃镶嵌成,讲述着那个时代皇家的奢靡生活。博物馆里还有现代各国访问时留下的礼物,其中有来自中国的黄果树刺绣及多个传统瓷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则为一尊高83厘米,重54公斤的金佛像,是1356年高棉国王送给法昂国王创建澜沧国时的礼物,佛像取名“琅勃拉”,琅勃拉邦的城市名字正是来源于此。
从早上8点开馆,到下午4点闭馆,中午休息2个小时,老挝许多收费的景点都是这样的运营时间。有人说,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停止下来。
王宫博物馆对面是普西山,山顶是琅勃拉邦古城的最高点。沿着木兰花盛开的小路,328级台阶过后,便可到达山顶。人很多,或许都为了一睹湄公河上的夕阳。每年新的耕季前,村民都用原始的办法烧荒,使琅勃拉邦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难得见到一丝云彩。湄公河的上空飘着无尽的灰烬,细看飘到脚边的黑灰,竟然还保持着完整的叶子脉络。